从曾经的“三头在外”到如今“三项世界第一”,光伏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主力能源”。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光伏遭遇内外部多重严峻挑战,来到冰火两重、意义深远的历史性节点,面对新困局,中国光伏向何处去?
10月12日,央视《对话》栏目聚焦“中国光伏的信心在哪里”,首次邀请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源董事长、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董事长兼总裁陆川等行业领军者齐聚,共话光伏未来。
直面“成长的烦恼” 光伏行业仍处“青春期”
中国光伏产业在全世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当前中国制造实现产业逆袭的典型代表之一,无论是2011年、2018年还是2023年的行业底部,都有“组件价格战”“海外贸易政策不明朗”“行业融资收紧”等标签,然而最终凭借智慧和韧性,实现了触底反弹。
陆川认为,光伏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20年,如果类比成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2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现在面临的这些挑战是“成长的烦恼”。
“当前,光伏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源于产能与需求的错配。”陆川分析,制造业的周期性是正常现象,但光伏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产品并非消耗品,而是长期固定资产。因此,光伏企业不能简单地通过短期亏损来期待市场的自然回暖,而需要更加注重长期战略规划和成本控制。
变革创新 多元化业务驱动高质量发展
持续挖潜技术迭代、上下游协同……尽管身处行业周期低谷,正泰变革创新的脚步却未放缓。
陆川在对话中表示,正泰之所以能够在行业周期中保持稳健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对未来市场的精准判断。在过去两三年里,正泰就已经考虑到了行业周期性布局,进行多元化业务发展。另一方面,正泰始终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在光伏产业上游生产端,正泰布局了从硅料、拉棒、切片到晶硅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等光伏产品生产制造能力;在光伏产业下游应用端,正泰则可提供电站设计、开发投资、EPC 建设及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政府、工商业、家庭等各类用户提供一站式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通过上游生产、下游消纳,正泰拉通了上下游产业,减轻了产品在应用场景方面所面临的限制。
正泰40年来,从艰苦创业到跨越式发展,穿越了一次又一次周期,是创新的受益者,更是实践者。面对上游成本波动、下游需求变化等因素,企业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韧性,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穿越周期:行业未来不在“卷”而在“新”
行业自律对于加快光伏行业穿越周期至关重要。陆川提出,行业自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需自我约束,合理控制扩张速度与定价,避免价格战导致的亏损加剧;二是行业包括协会与主管部门等,进一步推动组织产能布局与价格机制等方面的引导性方案,以加速行业穿越当前严峻周期。
一方面,企业应从自身做起,合理把握扩张速度和定价机制。这种自我约束不仅是对企业自身负责,更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维护。因为“内卷式”的恶性竞争,其根源在于市场增长空间的有限性。当存量市场难以支撑更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低层级的竞争便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这种竞争模式不仅无法带来行业的整体进步,反而会导致资源错配、创新受阻,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光伏行业的未来,不在“卷”,而在“新”。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价格只是光伏企业竞争的一个维度,技术创新、产品品质、产品质量、优质服务等方面多维度的竞争,才能决定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想在竞争中突出重围,必须增强核心技术优势,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优质服务。对行业来说,要加强对行业自律的有益探索,倡导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让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另一方面,周期调整下,需进一步发挥行业包括协会和主管部门在引导行业自律方面的推动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讨论,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产能安排和定价方案,为企业提供引导和支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企业形成相对清晰的共识,共同应对行业周期的挑战。
在《致光伏的一封信》中,陆川表示,光伏行业的每一次起伏都是周期性的律动,是前行道路上的磨砺,有躁动,有不安,更有期盼和希望,人很多时候不是有了希望才会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征途漫漫道阻且长。在光伏这道函数里,信心是关键变量,愿时代继续澎湃,愿我们跨越山海、滚烫向前。